产品中心
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截至目前,已经有15个药被纳入重点监控,6个药品屡被点名。
01
15个药被纳入重点监控品种名单
6个药已被点名过6次及以上
8月2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6月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监督品种名单,10个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具体品种详见文末附件)。
据赛柏蓝梳理,截至此次名单发布,上海今年已先后公布6批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监督品种名单,累计将15个药品纳入。
从重复上榜情况来看,此次纳入的10个药品均为重点监控 “常客”。其中,利肺片两个规格上榜频次较高,其余注射用二羟丙茶碱(0.25g*1 支/支,玻璃管制注射剂瓶/丁基胶塞)、注射用糜蛋白酶、枣仁安神液、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4个品种,此前均已6次进入重点监控名单,这一名单主要按照药品采购金额降序排列。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原在库超 “黄线” 品种中,泼尼松片、红霉素肠溶片、苯巴比妥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5个品种,同样已累计6次被纳入。
新申请超“黄线”品种中,注射用天麻素、消炎利胆胶囊、川芎茶调丸3个品种上榜次数已达到6次。
而未通过公允性品种中,生脉饮、垂盆草颗粒(无糖型)也已6次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公布品种仅作为提醒,各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以及阳光平台“红黄绿线”议价实时提醒信息合理议价。
02
多线推进
医药价格治理仍是下半年工作重点
医药价格治理正进入密集落地期,集采、信用监管、中成药管控、挂网规则等多领域政策同步深化。
截至8月25日24:00,第十一批国采已进入医疗机构采购量填报倒计时阶段,各省需在8月27日17:00前完成相关药品采购需求量审核工作。
第十一批国采中选规则引入 “价差锚点” 机制,综合考虑质量、供应稳定性等因素,防止 “唯低价” 导致的供应风险。此外,政策要求所有集采药品必须具备药品追溯码,实现 “带码采购” 全流程监管。
在价格监管配套措施上,信用评价体系同步升级。
国家医保局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明确对 “特别严重失信” 的药品生产企业,不仅中止其全部产品在评价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同时中止其涉案产品在全国所有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形成跨区域联合惩戒效应。
政策导向层面,7月29日至30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赴湖北调研时明确提出,持续开展药品价格治理,及时处置异常价格。
特朗普的俄乌和谈计划迅速搁浅?美国媒体唱衰
下一条: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