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01
医药工业企业迫切转型
降本增效+发展探寻
“到2030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要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今年四月,国家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文末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明确提出。
根据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发布数据,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另有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中药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都占医药工业的四分之一以上。
尽管我国医药市场的集中度依旧较低,中小型企业数量更多,但是“高大上”的数智化转型已经开始。
据《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调研,样本公司中约76%的公司已经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中,制造业企业最多,为358家;从企业规模看,74%为大型企业,23%为中型企业,3%为小型企业;从控股类型看,民营控股、地方国有控股、央企控股、占比分别为54%、23%、13%、10%;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看,医药排名第二,仅次于基础化工。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51家已明确推进数字化转型,不过从数字化转型渗透率来看,在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医药行业仅排第19位,处于中后段。
在数智化转型方面,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可能存在断层。
从这份白皮书不难看出,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数智化转型,大型企业的综合优势更明显,开始得更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中小企业面对数智转型还存在缺资金、缺数据、缺技术、缺方案,甚至缺意识等等挑战。
为什么大型企业都在开展数智化转型?不提数智化几乎就意味着过时。
回到数智化的底层价值,有这样一个比喻,数字化是把纸质账本变成Excel表格;数智化是自动分析Excel表格中的数据。最终,实施数智化的企业,将实现用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让企业像“会思考的生命体”一样运作。
再拆解一下,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两者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中数字化是将现实世界的信息(如文字、图像、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格式(0和1),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智能化是在数字化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让系统具备“学习和思考”能力,自主决策、预测趋势、优化流程。
基于这个逻辑,数智化不仅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实现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最终创造全新的价值。
对于药企决策层来说,近年来,医药政策深入推进、利润空间不断下行、行业普遍急需降本增效的当下,数智化成为新的转型抓手甚至求生稻草——孵化新的盈利空间。
日前,在第十届智慧制药学术产业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闵栋进行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政策宣贯。
闵栋指出,医药数智化转型是价值驱动的底层逻辑,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需要满足相关合规要求,创新研发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咽鼓管压力测量仪等17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公告(2025年第66号)
下一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